新闻中心

余红辉接受新华社《瞭望》专访——以林固碳 以林富农

发布时间:2023-06-05 来源:

今天是六五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中林集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做国家战略的践行者,奋力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展现新担当、闯出新路子,在打造国内最大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等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近日,新华社《瞭望》刊发了对中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辉的个人专访。现将专访全文分享如下:

◇ 中林集团未来目标是为国家经营和管理4.5亿亩林地资源,每年为国家贡献5亿吨森林碳汇

◇ 我们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如果国家拥有了强大的碳汇供应能力,我们的议价能力就会变强,在国际碳汇交易规则制定上就会有更大话语权

◇ 中林集团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生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林农背书,从根本上提高初级产品供给者的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辉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少见的地图,地图主角是一片片苍翠的森林。

森林关乎生态文明,是“双碳”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森林关乎乡村振兴,全国超过40亿亩林地是1亿农户、5亿多农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之一。

以林固碳,以林富农。作为我国林业行业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林集团”)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双碳”战略的有利时机,提出了“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的战略目标,努力发挥在林业行业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余红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中林要建设的是一个健康、稳定、充满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它具备强大的涵养水源能力,同时为国家带来尽可能多的碳汇、食物和财富。”

建设全国最大森林碳库

《瞭望》:“双碳”背景下,中林集团如何找准集团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结合点?

余红辉:中林集团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承担着独特使命。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还是碳库。中林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经济可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发展林业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中林集团有责任有义务建设一个全国最大的森林碳库,来支撑国家打赢碳中和这场硬仗。

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达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也是中林集团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瞭望》:瞄准碳中和目标,中林集团开展了哪些工作?

余红辉:2022年1月,中林集团成为首家完成碳中和目标的中央企业。2022年3月,中林集团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与杭州市政府、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350亿元,搭建国家绿色发展“双碳”平台。我们正在积极引入地方、央企特别是中央耗能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入股。“国家最大森林碳库”的建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双碳”平台的建立,旨在鼓励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加广大林农收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形成全国森林碳汇“一盘棋”。

截至目前,中林集团已在重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陕西、江西、湖南、安徽、山西、四川、浙江等十五个省区市规划建设国储林逾1.9亿亩,完成意向签约超1亿亩。中林集团未来主要目标是为国家经营和管理4.5亿亩林地资源,每年为国家贡献5亿吨森林碳汇。

我们在碳汇交易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2022年12月,中林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超过1亿元的碳汇大宗交易协议,完成了碳金融板块的第一块拼图。5月5日,中林集团及旗下国林双碳公司通过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及旗下中建材绿能公司签署框架协议,转让持有的林业碳汇减排量1000万吨,推动央企间最大规模碳交易落地。

《瞭望》: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国家森林安全、木材安全的重大工程。中林集团如何在国储林建设中实现科学扩绿?

余红辉:数字经济让林业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科学扩绿既要尊重自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思维,又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中林集团正积极推动林业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科学合理规划林地建设,破解从前“就林说林、有林无业”的困局。

过去,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地方往往根据偏好和经验种植单一树种,种植的树木可能并不适合当地,不注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目前,我们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共同将“美丽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科学扩绿,根据地方土壤、气候等综合信息,科学界定在某一区域里最适合种植的树种(类型、品种),强调乡土树种的应用。

中林集团强调培育、使用优良品质种子和苗木,科学确定造林密度,加大混交林比例等。在半干旱地区科学扩绿时,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和养分资源等的承载力。

科学扩绿需要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提高造林水平。因此,对国家储备林工程,我们配套了一定比例的科技支撑费用,并于2022年10月成立国家储备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林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抢抓碳汇价值标准定义权

《瞭望》:中林集团立志“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你如何看待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推动碳汇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

余红辉:目前,全国多个省区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以林草碳汇为主的生态碳汇交易机制,各省区市探索性工作为生态碳汇交易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各区域存在制度设计不一致、碳汇项目开发标准不统一以及参与主体不积极等客观因素,各地碳汇交易市场尚未形成有效联动。为推动我国碳汇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中林集团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

一是推动建立全国碳汇统一大市场。中林集团积极参与推动建立全国统一、以林草碳汇为主的生态碳汇自愿减排机制,其中囊括不同层次的生态碳汇产品,为满足国内外碳市场对于碳汇产品多样化需求提供中林碳汇产品。

二是着手打造全国碳汇交易中心。中林集团拟增持控股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为打造国内最大的碳汇、林权和活立木交易中心提供中林服务平台。

三是完善碳汇监测核算标准体系。中林集团协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探索新兴技术在碳汇计量中的应用,为完善碳汇监测核算标准体系积累林业精准的基础数据。有效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中林集团与林业领域专家团队组建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修订和完善专班,已根据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提交方法学建议和项目设计文件。

四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林集团将与东盟各国开展深入合作,深度参与东盟碳库建设和东盟林业碳汇开发及交易,为打造东盟国际碳汇交易平台贡献中林智慧方案。

从国际碳汇交易层面看,目前,在交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上,西方国家更加强势。如果我国拥有了强大的碳汇供应能力,我们的议价能力就会变强。比如,各大国际交易平台会更多参考我们定义的碳汇价值标准来开展交易。碳中和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赛道,未来,碳库会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变现生态价值为林农增收

《瞭望》:林业关乎生态也关乎人。中林集团如何以林富农,推动乡村振兴?

余红辉:林业是最贴近贫困人口的产业,我们始终把提高5亿涉林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以国储林建设助力林质提升和林农增收。

中林人最重视革命老区的林地。革命老区的百姓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中一些依然坚守着绿水青山。我们第一时间在曾经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布局国储林项目,把国储林建在井冈山、延安、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黎平、广西百色这样的革命老区,把老区林地盘活,把收入带给当地老百姓。

中林集团在推动国储林建设中持续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在重庆,为当地林农探索出林地流转、就近就业、林木采伐分红、产业带动四条增收路子。截至2022年12月底,50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已为当地林农带来林地流转和营林务工费12亿元,带动约17万户林农增收。预计1200万亩储备林基地全部建设完成后,每年可为重庆项目区林农增加直接收入约18.5亿元,涉及林农约73万户。

二是以竹缠绕、木结构、油茶、菌草、生物质能源等林业战略新兴产业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国家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中林集团作为中央企业,要奔着解决关键问题来发展产业。目前,我们的木本油料项目已在浙江、湖南、贵州等省相继落地,推进建设100万亩高标准油茶基地。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支持中林集团打造“中国茶油”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末达到年产30万吨茶油,成为国内知名木本油料龙头企业,降低我国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

中林集团从优质种子种苗、科学种植规划、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先进提取技术、综合化利用、品牌营销等方面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茶油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中林集团还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家林占熺团队密切合作,发挥菌草以草代木的生物固碳功能,实现菌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云南,中林集团菌草产业项目实施主体“中林中福”平台已首期种植菌草2.5万亩,并制作出中国第一批“菌草人造板”。

三是打造集林业、旅游业、健康产业为一体的“森林康养”项目。在浙江奉化、广西南宁,中林集团的“森林康养”项目在提升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护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瞭望》:中林集团提出打造“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在过程中保障林农的收入?

余红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在于把资源优势转换为品牌优势。中林集团破解生态产品“质优价低”,特别是初级产品供应者收入低的问题,以培育“中林好食材”“中林好家居”“中林好山水”品牌集群为抓手,全面推进体现中林特色和优势的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多年来,中林集团已陆续推出千岛湖“淳”牌有机鱼、“卡露伽”鱼子酱等优质原生态食材品牌。培育中林品牌体系,也有利于盘活集团资源优势,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支持下,中林集团推动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认证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生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林农背书,从根本上提高初级产品供给者的收入。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对林农的产品种植进行科学指引,避免林农投入大量精力种植市场冗余产品。

推进战略性人才队伍建设

《瞭望》:你认为中林集团要实现“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的战略目标,需要具备什么核心要素?

余红辉:一个产业的崛起,需要关键技术、商业创新、先进管理、高端设备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战略的超前部署、突破性的关键技术、产业资本驱动、一流管理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定要有一支同理想共情怀的队伍。大家因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走到一起,必然就会有一种责任心去不断突破、创新和攀登,达到人与企业供求互需、双向奔赴的发展局面。今天的林业产业需要这么一批人。

“为国家储材、为林农造福”是一份伟大光荣的事业。当前林业发展进入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支有理想、懂技术的人才队伍支撑。过去一年来,我们以“大规模引进高端人才”作为重大战略,聚焦“双碳关键技术”“科学扩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物质能源”等重点领域集聚吸引人才1300余人,聚集万众之力、融入国之大者,把中林带入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段。

未来中林的建设,需要各类跨学科的高端人才,包括高科技的技术人才、高端的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等,我们欢迎胸怀山海的有识之士加入这个行业,为美丽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